今天是:
学院主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团委
 首页 | 组织机构 | 文件汇编 | 思想引领 | 基层团建 | 校园文化 | 荣誉表彰 | 常用下载 
公告通知
更多>>
· 关于招募西安翻译学院2025年“陕西...
· 西安翻译学院2025年“挑战杯”大学...
· 关于报送陕西省第六届生态文学艺术...
· 邮件请签收‖校团委宣传部新投稿准...
· 关于举办西安翻译学院 2025 年“挑...
· 关于举办西安翻译学院 2025 年“挑...
· 关于开展我校 2023-2024 学年学生社...
志愿服务
首页>>志愿服务>>正文
青英执笔书新卷,学子归乡践初心|| 英文学院2025年 “返家乡”社会实践纪实(二)
2025-03-12 21:10 英文学院投稿 排版| 蒋思怡  校团委宣传部

冬寒渐散,春意的暖流悄然弥漫。在这个寒假,英文学院的团总支积极引领,广大学子热烈响应,满怀激情地投身于“返家乡”社会实践的浪潮中。他们心怀热忱,以实际行动在家乡的沃土上播撒希望的种子,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对家乡深沉而真挚的爱。此刻,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实践历程,见证英文学院学子在实践中绽放的璀璨青春。

班级:240110107

姓名:张艳

专业:英语

实习单位:延长县山里娃希望之家协会

实习岗位:教师

志愿工作心得:

在延长县山里娃希望之家协会担任英语老师的这段日子,忙碌且充实。这里的孩子纯真质朴,对知识充满渴望,尽管教学资源匮乏、孩子们基础参差不齐,但他们眼中的光从未熄灭。教授单词时,教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跟读声。待到讲解语法环节,数道灼灼目光紧盯黑板,唯恐遗漏半分要点。课后,他们围着问问题,小小的身影满是求知欲。这一切都让我坚信,每一次授课、每一次辅导,都是在为他们的梦想添砖加瓦。

班级:240120102

姓名:张楚怡

专业:英语

实习单位: 共青团瑞丽市委

实习岗位:瑞丽青榕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岗

志愿工作心得:

在共青团瑞丽市委与瑞丽市青榕返家乡志愿服务队的带领下,我投身 “七彩假期,关爱成长” 志愿活动,主讲咖啡豆手工课程。课堂上,我见证了孩子们从对手工制作的懵懂,到熟练操作时的自信模样。当他们用稚嫩的小手精心完成咖啡豆手工作品,眼中闪耀着自豪的光芒,那一刻,我深刻领悟到实践的价值——以知识为烛,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这段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教学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更让我在面对挑战时学会沉稳应对。同时这也是青年践行责任担当的生动体现。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肩负着反哺家乡、助力家乡发展的重任。此次实践,恰似一座桥梁,让我与家乡紧密相连,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能够为家乡的孩子们带去知识与温暖,为家乡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在未来,我将继续秉持这份责任与担当,在 “返家乡”的实践道路上坚定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的价值,为家乡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班级:22011010103

姓名:赵雯祺

专业:英语

实习单位:园艺镇

实习岗位:“黄河计划”志愿者(第三期)

志愿工作心得:

在2024年寒假期间,我报名参与了惠农区2024年“黄河计划”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知社会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因此,我积极报名参加了此次活动。在静宁社区志愿服务期间,我主要负责课业辅导与学习支持,为社区中学生提供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作业辅导。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责任感,也深刻体会到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未来,我将继续关注家乡发展,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家乡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班级:CY220110101

姓名:周宇帆

专业:英语

实习单位:团市委

实习岗位:“暖冬行动”爱心包子铺志愿者

志愿工作心得:

早晨七八点的面案台还凝着露水,我第一次知道揉面时面粉会像初雪般簌簌落下。在爱心包子铺的7天志愿时光里,面团发酵的呼吸声、蒸笼喷涌的白雾、晨光中等待领取早餐的身影,构成了城市黎明前最动人的三重奏。记得第二次值班时遇到环卫工,她捧着热腾腾的包子说:"这包的褶子真漂亮,像朵小白花。"这句话让我突然意识到,每个精心捏制的褶皱里,都藏着对陌生人的郑重心意。当七旬独居的张爷爷颤巍巍掏出皱巴巴的零钱,被我们执意退回时,他眼里闪动的水光比任何报酬都珍贵。最难忘的是下小雨的那天,十位志愿者裹着羽绒服戴上帽子,蒸腾的热气与冰凉的雨水在睫毛上凝结成珠。寒风凌雨中没有人退缩,我们更担心的是雨会让归家的旅客领不到餐食。那一刻,我触摸到了比面团更柔软的东西——素昧平生的人们,因善意自然相拥的温度。这些日子教会我,真正的温暖不需要刻意而为,它藏在八点钟递出的第一笼包子,藏在接过食物时短暂交握的掌心,藏在这个城市尚未苏醒时,一群普通人默默点亮的星辰微光。


以脚步踏遍故乡的每一寸土地,以担当书写青春的华章。这个寒假,英文学院的青年们将知识的光芒洒向家乡,如同26个字母编织成的美妙诗篇,在城乡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传递着温暖与力量。那些在社区服务的身影、在田间地头调研的足迹、在线上线下搭建的文化桥梁,都成为了家乡版图上闪耀的星辰,照亮了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此刻,青春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脚踏实地的行动,是家乡父老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

让我们向这些怀揣梦想、归乡奉献的“青春使者”致敬,愿他们的每一份努力都能成为家乡春天的绿意,在代际的传承中茁壮成长,绽放出希望的繁花。下一程,期待更多青年带着知识的光芒,响应家乡的召唤,共同绘制中国式现代化的绚丽画卷,让家乡的明天更加美好!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西安翻译学院信息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