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盛夏,暑意正浓。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会积极响应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的号召,严格按照上级部门部署安排,有序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中,学院学生会在团总支书记张艺博、副书记田宇彤的指导下,选定西安事变纪念馆作为实践调研点,组织成员开展了深入的实地调研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实践育人的要求。

推开张学良公馆的木门,时光仿佛在此定格:东楼曾是中共代表团驻地,87年前的灯光仿佛仍在彻夜亮着,见证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火种在此播撒;西楼的书桌前,仿佛能看见张学良将军伏案的身影,那句“我们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呐喊,穿越时空依旧振聋发聩。止园别墅的老槐树枝繁叶茂,当年张学良与杨虎城在此密谈的月夜,或许就有同款树荫洒落,藏着两位将军“挽狂澜于既倒”的赤诚。

馆内的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着惊心动魄的过往:泛黄的《张杨对时局宣言》手稿里,藏着救亡图存的迫切;事变当天使用的电话机旁,仿佛还回荡着紧张的通话声;将军们用过的怀表指针虽停,却永远镌刻着“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担当。通过讲解员的讲述,我们愈发清晰地触摸到历史的温度——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是怎样的勇气让他们毅然兵谏,用热血与赤诚为抗日统一战线劈开前路。

作为暑期三下乡的青年学子,这次探访不仅是一次历史学习,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我们读懂了“爱国”二字的千钧重量,也明白了先辈们用担当铸就的灯塔,永远照亮着后辈的征程。这个夏天,与历史重逢,向先辈致敬,红色基因,我们接力传承!
燎原探迹青年团投稿 编辑:王晨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