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第二课堂 -> 社会实践 -> 正文

从课堂到圣地!西译开展“青马工程”培训班研学实践暨公务能力与素养微专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发布日期:2025-11-15   来源:校团委宣传部   点击量:

11月15日,西安翻译学院“青马工程”公务能力与素养微专业学员赴富平县开展研学实践。作为课程的核心实践环节,此次活动紧扣微专业“理论筑基+实务赋能”培养目标,将课程中的红色精神传承与实景教学深度结合,让学员在追思先辈、触摸历史中锤炼政治素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习仲勋先辈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更是从陕西红色沃土上成长起来的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毛主席曾亲笔为他题词“党的利益在第一位”,这八个字被他长期带在身边奉为圭臬,始终贯穿其接下来数十年革命生涯。青马班微专业学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习仲勋陵墓,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追思先辈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的崇高功绩。学员们直观体悟到了新时代青年应有的“坚守信仰、践行使命”的精神内核,为未来成长为合格公职后备力量筑牢思想根基。

随后,学员们走进关中革命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深入学习革命历史。第一展馆以“烽火关中·人民史诗”为主题,沿“四史”脉络串联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的奋斗历程,声光投影复原的战役场景,以及系列珍贵历史文物,让学员沉浸式感受革命岁月的艰辛与不易;第二展馆聚焦“光耀千秋·习老风范”,通过《习仲勋与关中分区群众工作》手稿、1943年《团结抗日倡议书》等实物,以及复原的土窑洞军民鱼水情场景、红色家风板块,生动展现了革命先辈的为民情怀。参观中,学员们结合微专业课程所学,驻足交流感悟,从历史细节中领悟革命先辈的崇高情怀,将红色基因与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应有的责任担当深度融合。参观接近尾声,学员们肃立列队,高举右拳、庄严宣誓,重温入团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铿锵誓言是对革命先辈的深情告慰,也是对初心使命的郑重回望,更将参观中感悟到的红色精神转化为勇毅前行的内生动力,让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在庄严宣誓中愈发坚定。

离开关中革命纪念馆后,各位学员前往习仲勋故居。大家认真聆听讲解员的细致讲述,讲解内容围绕故居历史渊源、习仲勋生平事迹、革命贡献与故土情怀展开。从河南邓州祖居的迁徙史,到习仲勋先辈不同时期的革命功绩,再到他对故土的牵挂与家国情怀,以及故居陈列文物所传递的优良作风,都让学员们在鲜活叙事中深化了对革命先辈的认知。聆听完毕,学员们循着讲解脉络走进故居各处,实地探访留存的生活痕迹与历史印记,沉浸式体悟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将理论课程中的红色精神传承与实景体验进一步深度结合。

路途中,雷彬老师结合研学实践内容开展了一堂“移动微团课”——围绕参观中感受到的习仲勋先辈“党的利益在第一位”的革命信念,引导学员们结合团课所学的“坚定理想信念与青年挺膺担当”主题,分享实地研学的触动。大家以参观中的史料实物作为切入,交流对“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等团课核心内容的新理解,让红色精神的理论认知与实景体验在互动中深度融合,让这堂“行走的团课”真正走进学员心里,激励各位青年学子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研学实践是“青马工程”微专业“理论与实践”递进式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落实了课程教学要求,又为学员提供了沉浸式实景实践体验。通过实地探访学习,学员们不仅深化了对革命历史的系统认知,更将红色精神转化为提升自身素养的内在动力。未来,西安翻译学院“青马工程”微专业将持续深化课程实践改革,把红色研学与实务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助力学员成长为“懂理论、有情怀、敢担当”的公职后备力量,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青年心中赓续传承。


图片:李春莹 杨毅 白欣怡  文字:白欣怡  编辑:梁懿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