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铜川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传承与弘扬传统技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西安翻译学院学生会“古瓷新韵”实践团于6月29日出发赴陕西铜川开展了一场十余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通过探访瓷坊等多种形式探寻非遗文化,在实践中感受古瓷魅力,体悟文化传承,为传统技艺的创新发展贡献青春思考。
对接政府·精准规划
6月29日,“古瓷新韵”实践团抵达铜川市陈炉镇。陈炉镇作为“东方古陶瓷生产活化石”,拥有千年制瓷历史,是耀州窑文化的核心传承地,当前正以“古瓷文化”为抓手推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
探访瓷坊·寻今忆古

实践团按照计划走进陈炉镇的李家瓷坊与王家瓷坊,近距离感受传统制瓷技艺的魅力。在李家瓷坊,第十代传承人李钟楼老师介绍,陈炉镇的制瓷原料取自当地坩土,经千年窑火淬炼,才能烧出“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耀州瓷。随后,团队来到王家瓷坊。这里不仅保留着传统制瓷手艺,还创新推出了融合现代审美的陶瓷作品。王战军老师告诉大家,如今瓷坊正尝试通过“线上直播+线下体验”的方式吸引年轻群体,让古瓷技艺“活”在当下。
双馆联动·红史交融
7月1日,实践团开启了“历史+红色”的研学之旅。团队参观了耀州窑博物馆。在讲解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对耀州瓷的认知又达到了新的高度。
实践团前往红二方面军旧址。在斑驳的老屋里,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诉说着革命先辈在铜川地区开展斗争的峥嵘岁月。
另寻非遗·拓宽视野


为了更好地了解铜川的历史与人文发展,团队走访了多项非遗项目,如耀州泥塑、花灯以及宜君剪纸文化,这些非遗文化带动着铜川经济发展,现已成为铜川文化的靓丽风景线。
赋名青春·古今新韵

团队表示,未来将继续以“古瓷新韵”为纽带,通过新媒体传播、跨界创新设计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铜川的文化瑰宝,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动能,让千年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西安翻译学院学生会古瓷新韵社会实践团投稿 编辑:陈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