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思政教育对青年的全面渗透,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为核心,加深青年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厚植爱国情怀,加强社会责任感,推动教育与文化深度融合。西安翻译学院教育学院“苔花筑梦”小队在团总支书记马玥璐老师的带领下,前往甘肃省平凉市开展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实践团队在平凉某乡村小学开展“大思政”主题支教活动,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细节。红色故事课上,志愿者通过《雷锋的故事》《鸡毛信》等,传递奉献、担当精神;革命文化专题课以“长津湖战役”阐释爱国内涵。手工课结合美育增强孩子自信。支教中还专访了深耕乡村教育的2014级校友,她分享基层教学智慧与本土文化渗透经验,以“以爱载知”的初心传承教育温度,让红色基因与育人理念在孩子心中扎根生长。

其次,实践团队赴平东工委纪念馆开展研学活动,以沉浸式学习弘扬革命传统、激发爱国情怀。纪念馆以“星火平东耀千秋”为主题,通过珍贵历史文物、详实文献资料和生动场景复原,系统展示平凉党组织从萌芽到发展壮大的革命历程,让师生深入了解平东工委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艰苦斗争。此次研学带来深刻思想洗礼,青年学子将先辈奋斗精神化为实际行动,在强国征程中书写青春答卷,让红色火种代代相传。

最后,实践团队走进崆峒古镇,在戏曲文化收藏区探寻艺术脉络:从服饰纹样中感知角色风骨,于皮影光影间读懂舞台张力,在乐器共鸣里聆听往昔唱和,于文献墨迹中触摸岁月脉搏。每处细节都藏着匠心与岁月印记,让队员真切体悟戏曲艺术在时光中起伏的生命律动与文化传承的厚重分量。

通过这次活动,以支教传美育、红色场馆悟初心、戏曲探访寻根脉,为大学生上了堂立体实践课。作为新时代青年,当以实践为基,融知于行,用跨学科思维服务需求;以红色为魂,承革命精神,砥砺担当品格;以文化为根,凭青春创意,活化传统传承,在知行合一中厚植家国情怀,将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洪流,以青春之力托举强国梦想,真正践行“强国有我”的时代使命。

“苔花逐梦”团队投稿 编辑:梁懿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