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实践,传承红色文化,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薪译延锋”团队开展了以“走进太相寺,助力乡村振兴与红色文化传承”为主题的三下乡活动。

太相寺村位于延川县关庄镇,是一个兼具红色文化底蕴与现代农业活力的村庄。近年来,它因践行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而备受关注,在人居环境整治、红色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团队在实地感受太相寺村在“千万工程”下的乡村振兴成果,更加深入的学习红色文化。

走进太相寺村,首先被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所打动——道路平整、院落有序,与印象中传统乡村的“脏乱差”形成鲜明对比。村干部介绍,这是人居环境提升项目的成果,通过彻底治理沿线环境,村民的居住舒适度显著提升,正如村党支部书记张毛毛所说:“现在村里舒适整洁,大家的心情都更快乐了。”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红色文化的传承场景。太相寺会议旧址、毛泽东旧居等遗迹保存完好,与甄家湾古村、智慧大棚共同构成了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在关庄镇太相寺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薪译延锋”团队学习了太相寺会议旧址、毛泽东旧居等红色文化知识,感受长征精神。

通过这次太相寺村之行,让成员们看到了“千万工程”的多维价值:它不仅是一场环境整治的“面子革命”,更是红色文化传承的“基因延续”。从干净的村庄到智慧的大棚,从静默的旧址到热闹的研学基地,太相寺村用实践证明,乡村振兴既要改善“居住环境”,也要守护“精神根脉”。这里的探索,为新时代乡村如何实现“生态美、文化活”提供了生动范本。

薪译延锋团队投稿 编辑:梁懿轩